骨科物理治療在這兩年有突破性的進展。2022年初,中華民國物理治療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應中華民國關節鏡及膝關節醫學會邀請,推薦八位物理治療師與會發表相關議題的物理治療演講,與骨科醫師展開深度對話,激盪出令人讚賞的火花。2022年底,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秋季聯合學術研討會邀請物理治療師與會就八個議題做物理治療演講,再度進行深度對話,同樣激盪出跨域知識的昇華。2023年4月,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春季聯合學術研討會,物理治療師再度受邀,會場座無虛席。2023年5月,台灣手外科醫學會學術研討會,物理治療師群的演講,開啟物理治療與手外科醫師的深度交流。
依據「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身心障礙者服務人員資格訓練及管理辦
法」、「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基準表」及長照2.0 服務相關規範,聘用於經政府設置或
委託之輔具服務單位,執行政府輔具評估服務,本機構為充實彰化縣及鄰近縣市輔具服務單
位評估人力量能,辦理甲類輔具評估人員訓練課程。
課程目標 :
培養「甲類輔具評估人員」應具備之專業知能與素養,透過理論與實務及實習課程,掌
握評估之基本原理、方法及評估操作。
藍海學苑 於今年5-6月舉辦三場實作課程
5/6-7
肌能系貼紮技術 運動傷害肌肉骨骼專題班
https://www.hnl.com.tw/course_detail.php?pid=1310
6/4
肌能系貼紮 技巧實務班(上午場)
https://www.hnl.com.tw/course_detail.php?pid=1296
身體感知運動訓練技巧(下午場)
https://www.hnl.com.tw/course_detail.php?pid=1305
課程皆有申請 物理治療 學分,
課程詳細內容可參考報名網址。
社團法人彰化縣物理治療師公會 開會通知單
受文者:本會會員
發文日期:中華民國112年04月06日
發文字號:(112)彰物行字第1120406001號
速別:最速件
密等及解密條件或保密期限:普通
開會事由:召開本會第五屆第四次會員大會
開會時間:中華民國112年05月21日星期日上午9時00分整
開會地點:彰化縣埔心鄉中正路二段80號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2樓大講堂
聯絡人及電話:陳孟琦 秘書 廖淑娟 秘書
聯絡電話:04-7234583
出席者:本會會員
列席者:
副 本:本會行政中心
備註:
衛生福利部於民國99年初召開「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培訓規劃」會議,完成三階段系列課程的規劃:(1) Level Ⅰ 共同課程,共18小時,是各專業人員入門長照領域的基礎課程(現可由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數位學習平台線上學習及取得證明)。(2) Level Ⅱ 專業課程,由各醫療專業依各別專業領域需求制訂32小時課程,強調專業照護能力(99年度至今由本會辦理)。(3) Level Ⅲ 整合性課程,強調跨專業合作及服務品質增進等議題,以強化跨專業整合能力為主。
肌能系貼紮技術國際認證班
Kinesio Taping Method 肌能系貼紮技術 發明人 Dr. Kenzo Kase 所創立的國際總會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KTAI) KTAI)
致力於教育推廣及學術研究,臺灣肌能系貼紮學會
Kinesio Taping Association Taiwan (KTAT) 與國際總會接軌,舉辦國際標準化認證課程 ─ 肌能系貼紮技術國際認證班 ,
授課者皆為肌能系貼紮 技術 國際講師 (Certified Kinesio Taping Instructor,
CKTI)CKTI),全程以 中文 講解,課後可獲得 KTAI 授權之精美結業證書 (Certificate of Course Completion) 。
全國骨科物理治療臨床案例分析與應用競賽即將於3月11日舉行
相關簡章請見http://www.pt.org.tw/news_detail.php?NewId=494
報名方式︰填寫網路報名表單 (https://reurl.cc/EXyMA0)。
徵稿期限: 2023年1月16日 - 2月15日
臨床上常見的中樞神經疾患、兒童個案,因其特殊的病理機轉、特性與病程進展皆可能有不同的臨床表徵與影響。治療介入方式除了思考改善其疾病本身造成的功能問題,如移行轉位、動作協調、感覺異常、日常生活等,也須衡量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如循環、代謝、皮膚等系統性問題。因此在介入處置上需要運用搭配多種介入方式,以期達到患者最大功能提升。
肌能系貼紮技術是使用不含藥物的彈性貼布進行介入,其核心觀念是藉由貼布的力學效應與人體組織間的互動,達到「感覺刺激輸入,筋膜引導與流動,肌肉及軟組織的支持、促進與放鬆,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減輕水腫,矯正姿勢,改善不良動作型態」等多種生理效益。近年來,肌能系貼紮技術原創者Dr. Kenzo Kase加瀨建造博士發表之EDFTM貼紮技術,藉由表皮的感覺輸入來影響神經系統,達到更多張力調整與動作引導的效益,在神經疾患與兒童個案治療介入增添不同臨床應用思維。除了貼布不含藥物外,其高透氣性也能大大減少對個案皮膚的刺激性,使得貼布能停留在個案身上較長時間,以延續治療效果,同時也能代替部分輔具的使用,減少個案的活動限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