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和其他行走功能障礙是時下肢常見的主訴症狀,儘管膝關節成像主要依賴放射線影像和磁振造影(MRI),但是超音波易於獲得,並且在評估某些膝部病理狀況時具有相當的準確性,從而加快立即的臨床相關性以及與對側膝蓋進行比較的能力。超音波對膝蓋的評估可以分為前,內側,外側和後部,以便對肌腱,韌帶,關節間隙,以及周圍神經血管系統進行結構化評估。本次上課將介紹簡化的掃描技巧與和圖像說明,上課內容包括評估超音波股四頭肌和髕骨肌腱,內側和外側副韌帶(medial and lateral collateral ligaments)、關節(液)、大腿後肌遠端肌腱(distal hamstrings tendons)、髂脛束(the iliotibial tract),腓與脛神經和膕動脈等神經血管,以及常見病理情況,學員將可透過此課程了解膝部正常的超音波解剖結構、熟悉膝部超音波技術,以及了解超音波常見的膝部病理狀況及其可能採用的治療方案。本次上課目的在於提供超音波影像學發現與患者症狀的相關性,並有助於物理治療師設計介入程序或是物理治療決策。
111 / 04 / 24 ~ 111 / 10 / 16
熱烈報名中
24人
5人
我國先進的外科技術使創傷後之肢體得以保留和重建,然而,術後水腫、疤痕增生、關節攣縮、神經肌肉骨骼系統損傷,需要早期和長期的物理治療介入,以控制水腫、柔軟疤痕,預防和治療關節攣縮、變形,恢復肌耐力和功能。另外,嚴重損傷,可能需要反覆手術重建,例如放鬆肌腱、關節,或是神經重建、肌腱轉移、肌肉移植等等,術後物理治療尤其重要,以促進重建手術後的功能。
希望藉由本次課程,介紹手部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解剖、癒合過程,常見的手部外傷物理治療如何早期介入,及物理治療介入如何造成皮質重組的腦部塑形,進行專題報告,幫助物理治療師更加了解目前手外傷和上肢損傷物理治療的訓練和治療趨勢。
111 / 03 / 21 ~ 111 / 08 / 01
熱烈報名中
70人
5人
111 / 03 / 17 ~ 111 / 05 / 15
報名結束
65人
5人
簡報人人會講,但我們該如何跳脫照本宣科的窘境?如果只是單純的照稿唸,不但講者講得痛苦,觀眾也會覺得百般無聊,這樣的簡報就只是在浪費彼此的時間。
身為專業的物理治療師,每次簡報都是推廣物理治療專業的好機會,更是打亮個人品牌的好時機,讓每次上台都變成你的經典時刻,就是簡報的價值所在。 本課程透過小組討論與實作活動,理解如何精進簡報各類技巧,並透過資訊萃取步驟、萬用架構設計、投影片製作秘訣,將現有資訊濃縮轉化成有效有用的簡報。
課程中會藉由大量實作鞏固學習,幫助學員將想傳達的資訊昇華,達到讓人秒懂的效果,讓未來的每次簡報都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111 / 02 / 11 ~ 111 / 03 / 11
報名結束
24人
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