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是人體動作基礎,也是複雜的神經動作發展,對旋轉能力的測試與矯正是臨床動作功能中重要的一環。本課程將從功能性動作測試著手,帶入活動度與動作控制的觀念,應用區域相互依存關係,以前後功能線肌筋膜鏈為例,進行旋轉的評估、矯正與優化,我們將介紹從全身乃至於局部的主被動檢測,藉以判斷問題屬於軟組織延展失能或骨關節排列失能,再配合臨床的軟組織肌筋膜處理手法及骨關節操作手法解決;或者問題屬於神經肌肉連結動作控制失能,再配合矯正訓練解決。
114 / 07 / 02 ~ 114 / 07 / 23
已額滿
70人
0人
透過這些專業介入,物理治療師不僅幫助個案恢復身體功能,更讓他們能夠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提升獨立性與尊嚴。這樣的模式適用於居家照護與機構照顧,讓個案在不同環境中都能維持最大程度的自立生活。本課程很榮耀邀請到在自立支援與長照領域具豐富經驗的江秀玲老師,分享物理治療師在促進個案自立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與介入實務。
114 / 07 / 01 ~ 114 / 07 / 21
熱烈報名中
300人
0人
本課程邀請到專精於肌肉骨骼系統物理治療之蔡忠憲老師,透過其豐富的經驗與案例分享,系統性的理解頸腰活動度失能之成因以及物理治療評估處置之重要性,更透過功能性檢查與治療幫助個案改善病況。本課程希望提供給參與研習的物理治療師重要的啟發,期望研習後能提供因活動度引起頸腰痠痛個案具實質幫助之專業服務。
114 / 06 / 01 ~ 114 / 06 / 21
報名結束
300人
0人
(一)性別敏感度
在#MeToo 運動掀起全球對性別不平等與職場不正義的深層反思後,醫療專業領域亦無可迴避地被納入檢視的範圍。身為第一線照護者與診所經營者,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不僅肩負臨床專業責任,更須正視自身在推動性別平等與建立安全診療環境中的關鍵角色。
(二)感染管制
在強化醫事人員對感染控制核心觀念及實務操作的正確認識,提升其於臨床工作之預防與控制感染之能力。
(三)消防安全
根據消防署108年建築物火災統計分析,起火原因第1名為爐火烹調占37.9%;第2名為電氣因素占30.8%。另分析火災死傷原因,主要為判斷力、體力等條件不足、逃生障礙及錯失逃生先機等,導致吸入濃煙嗆傷、中毒、甚至喪命。若不幸遇火警,如何才能保命?平時居家防火安全知識,包括養成安全用火電習慣、使用耐燃材料裝修及安裝住警器、滅火器等預防7要點,加上往1樓逃生等6要訣,以確保自身及家人的安全,火災預防平時就要做好準備,千萬不可疏忽大意, 務必遵守用火電「3 習慣」及防火逃生「4 對策」共 7 要點,以確保居家安全。
(四)緊急應變
強化災害預防及正確緊急避難知能,以增進緊急災害應變能力。事故發生時,採取必要之防護、應變、清理等處理措施。災害發生,除了導致人員傷亡外,亦可能造成重大財產損失。平時各機構雖已備有緊急應變計畫, 並執行過緊急應變演練。但在事故發生之時,指揮官如何有效的運用應變資源, 發揮平時整備能力,降低災害衝擊程度,實為重要課題。
114 / 05 / 23 ~ 114 / 06 / 14
報名結束
200人
0人
本課程邀請到專精於肌肉骨骼系統物理治療之蔡忠憲老師,透過其豐富的經驗與案例分享,系統性的理解頸腰活動度失能之成因以及物理治療評估處置之重要性,更透過運動治療幫助個案改善病況。本課程希望提供給參與研習的物理治療師重要的啟發,期望研習後能提供因活動度引起頸腰痠痛個案具實質幫助之專業服務。
114 / 05 / 24 ~ 114 / 06 / 10
報名結束
300人
0人
本課程邀請到專精於脊椎側彎矯正治療之譚仕馨老師,透過其豐富的經驗與案例分享,說明脊椎側彎之成因以及早期介入之重要性,更透過運動治療幫助患者改善病況。本課程希望提供給參與研習的物理治療師重要的啟發,期望研習後能提供脊椎側彎個案具實質幫助之專業服務。
114 / 04 / 01 ~ 114 / 04 / 21
報名結束
200人
0人
輔具服務的發展歷程從未停止進步。從早期單純依賴醫師開具診斷證明以申請補助,到後來加入治療師的專業評估,乃至於民國101年正式開始物理治療師接受輔具評估人員訓練,並取得甲類輔具評估人員資格。這一路走來,輔具服務已從注重補助的「防弊把關」逐步演變為強調實際需求評估和使用衛教的專業服務。
114 / 03 / 01 ~ 114 / 03 / 21
報名結束
200人
0人
本課程邀請到臺大醫院物理治療中心游舒涵物理治療師,以其豐富的臨床治療經驗,透過文獻的整理歸納,分享有關巴金森氏症物理治療的實證研究。提供多元有效之治療性運動及適當的照護,結合實證醫學,以臨床介入的角度,提供給第一線物理治療師重要的啟發與治療策略。
114 / 02 / 03 ~ 114 / 02 / 21
報名結束
200人
0人
心臟復健的發展至今約五十年的歷史,其目的在於使病人在原有的心臟病限制下,能有最好的功能恢復,提高病人的生活品質,使病人能重回社會。現今,對於心臟方面疾病住院無併發症的住院時間已經大幅縮短,並且強調早期活動、注重合適病人個別需求的訓練計畫,因此瞭解心臟復健過程之物理治療介入、運動處方制定,從術前衛教到術後恢復,包含出員之後的黃金恢復期與延伸訓練期,物理治療師都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114 / 01 / 01 ~ 114 / 01 / 21
報名結束
200人
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