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組織失衡所造成的各種問題症狀,陸續證實與淺層的皮膚、筋膜組織,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有別於處理肌肉、關節等深層組織的貼紮方式,跳脫以往框架的肌能系EDF TM 貼紮技術,堪為臨床貼紮應用的一大突破!
結合正確的剪裁技巧、張力控制、貼布特性等等要素,才能恰如其分地針對表皮 Epidermis )),真皮 Dermis )),筋膜 Fascia 給予介入與刺激。人體的深、淺層組織連結密切,構造獨立又互相依存的運行,由肌能系貼紮技術原創者Dr. Kenzo Kase 加瀨建造博士近年來最新發表的EDF TM 貼紮技術,充分探討淺層組織於整體評估與介入的重要性;以空、動、冷的原理改善皮膚筋膜狀態,並藉由表皮的神經輸入來影響神經系統,開展了臨床應用的全新扉頁!
精密的人體足部構造在正確的結構排列下,可以有效支持人體重量、分散壓力,提供緩衝並提升動靜態穩定平衡與活動表現。反之,當排列與力學結構出現問題,累積的代償將以各種不同的症狀表徵困擾個案:
1. 慢性下背痛個案,可能有著單側的過度旋前或旋後、或長短腳造成的骨盆歪斜……
2. 膝關節疼痛個案,可能後足過度外翻、下肢內轉的錯誤力學造成膝蓋局部過度受壓……
3. 足跟後外側疼痛個案,可能由於前足外翻、造成足踝過度旋後、慢性撕裂足底筋膜......
各式各樣的臨床症狀,若忽略了足踝與整體下肢的功能性解剖與生物力學影響,治療介入的療效與維持將大受限制;若能仔細並正確評估,利用鞋墊與墊片精準給予客製化的調整介入,將能有效率地提供正向且長遠的解決模式。
代償點療法 Compensatory Points method 於運動選手的應用
(雲林縣物理治療師公會課程訊息)
主題:中風後急性期照護計畫-痙攣性論壇會議 Post-Stroke Spasticity forum
時間:112 年 9 月 16 日 下午 13:30- 16:30
地點:中山醫學大學 正心樓一樓 0112 會議室(402 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 110 號)
參加對象:物理治療師、醫療相關人員,共 180 人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時間:即日起至9月7日23:59止
本研習申請物理治療師繼續教育積分
臨床上常見的中樞神經疾患、兒童個案,因其特殊的病理機轉、特性與病程進展皆可能有不同的臨床表徵與影響。治療介入方式除了思考改善其疾病本身造成的功能問題,如移行轉位、動作協調、感覺異常、日常生活等,也須衡量其他可能影響的因素,如循環、代謝、皮膚等系統性問題。因此在介入處置上需要運用搭配多種介入方式,以期達到患者最大功能提升。
肌能系貼紮技術是使用不含藥物的彈性貼布進行介入,其核心觀念是藉由貼布的力學效應與人體組織間的互動,達到「感覺刺激輸入,筋膜引導與流動,肌肉及軟組織的支持、促進與放鬆,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減輕水腫,矯正姿勢,改善不良動作型態」等多種生理效益。近年來,肌能系貼紮技術原創者Dr. Kenzo Kase加瀨建造博士發表之EDFTM貼紮技術,藉由表皮的感覺輸入來影響神經系統,達到更多張力調整與動作引導的效益,在神經疾患與兒童個案治療介入增添不同臨床應用思維。除了貼布不含藥物外,其高透氣性也能大大減少對個案皮膚的刺激性,使得貼布能停留在個案身上較長時間,以延續治療效果,同時也能代替部分輔具的使用,減少個案的活動限制性。
衛生福利部為擴大照護人力的培訓,並強化長期照護醫事人員照護能力,邀請專家學者及相關團體召開「長期照護專業人力培訓規劃」會議,並完成長期照護醫事人力課程三階段規劃:(1)Level I 共同課程,(2)Level II 專業課程,(3)Level III 整合性課程。提供長照專業服務之人員應依長期照顧服務申請及給付辦法及長照專業服務手冊規定,完成Level II及Level III訓練課程,以維護專業服務品質。
本會特舉辦相關課程,輔導有需要的會員取得提供長照復能專業服務的資格,請把握機會報名。
本課程內容以110 年 2 月 25 日衛部顧字第 1091963201 號函修訂的課綱為主體,涵蓋物理治療專業在社區及居家長照服務所需具備之專業知識與技能,透過個案研討與營養師、語言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等跨領域合作的案例分享與討論,培養長照復能所需之評估與介入處理的專業能力。
期望強化學員物理治療專業並融入長期照護專業知識與技能,以提升長照復能專業服務成效和品質。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於103 年起,實施「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試辦計畫」
( 以下簡稱PAC 計劃 ),
建構急性後期照護模式與病人垂直整合轉銜系統,依個別病人失能程度,在治療黃金期
內立即給予積極性之整合性照護,目前已將「腦中風」、「創傷性腦損傷」、「脆弱性骨折」、「心臟衰
竭」與「高齡衰弱」納入其中。目前除住院模式、日間照護模式之 外 ,亦積極推廣居家照護模式讓民眾依據其需求進入不同之照護模式,以期藉由復健治療減少失能的程度,進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其日常生活功能。